刘湾街道办事处红旗村,位于商州城区15公里处,该村自然条件差,山大沟深,土地贫脊,基层设施落后,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,570户1823人,脱贫攻坚以来共识别贫困户230户744人,贫困面达到40%以上,属商州区重点贫困村。2016年区委组织部帮扶该村以来,根据中、省、市、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,紧紧围绕“脱贫摘帽”目标,明确思路,制定措施,通过五抓方式促脱贫,帮扶成效显著。
一.抓党建强堡垒,凝聚扶贫合力。一是建强基层组织。整合“四支队伍”力量,成立了红旗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,由组织部副部长、人才办主任朱卫锋担任支部书记,配齐了副书记、支部委员,形成了统一领导、分工协作、保障有力的基层组织。二是抓好党员教育。按照省上固定学习日制度,每月5日、20日开展党员集体学习,多次召开党员大会,共同研究脱贫攻坚问题,针对问题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,促使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。三是强化驻村力量。夯实区办村级三包抓责任,抽调部机关28名干部组成驻红旗村工作队,落实了办事处3名包村干部、5名村干部的帮扶责任。四是从严干部管理。抓村级班子建设,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主题教育活动,制计划抓学习,完善制度定措施,每周一召开学习例会,安排本周工作,周五汇报总结分析,共同研究探讨工作,提升班子成员能力素质。
二.抓帮扶强管理,明确工作职责。一是精准识别。严格遵循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原则和“九条规定”要求,对照“三四七十”操作流程,制定了红旗村数据清洗实施方案,由副科级领导带队,将部机关包扶干部分成分八组,进行摸底调查核实,精准识别贫困户230户744人,其中一般贫困户185户655人,低保贫困户30户74人,五保贫困户15户15人。二是规范建档。按照一户一档,对建档立卡户信息采集和录入,建立了村级脱贫攻坚档案7大类23盒,贫困户档案230盒,剔除户45盒,建档工作中注重各种表册、文字材料、图片资料相结合,保证了痕迹资料既能体现脱贫攻坚过程及进展情况,便于查阅和各级的检查考核验收。三是精准帮扶。成立了区委组织部全体干部和办所村干部、村干部共36名干部的脱贫攻坚组织机构,按照科级领导包片包户,干部包户到人的原则,将230户贫困户按照15个村民小组分为5个区域,每名干部包扶7户贫困户,建立包扶责任制度,明确帮扶职责,落实责任到人,围绕资源、设施、产业、技能、信息、信心六个方面,走村入户,理清致贫原因,梳理帮扶思路,确定脱贫对策,为每户贫困户建立帮扶责任清单,逐项进行落实,确保包扶贫困户实现“真脱贫、脱真贫”。
三.抓产业强引领,增加群众收入。在产业项目上,因地制宜,紧贴村情,充分考量研究,制定了红旗村产业实施方案,提出“五个三”产业发展规划。一是户均发展香菇3000袋。成立注册香菇合作社三个,由唐粉粉、赵朝朝、王粉粉3户大户带动100户贫困户发展40万袋,散户2户发展3万袋,年户均收益可达到2500元。二是户均种植菊芋3亩。与森费公司签订菊芋种植协议,落实130户180亩菊芋种植,已经全部栽植,预计年户均增收3000元。三是每户认购光伏3千瓦。建成占地6亩,装机180KW的太阳能光伏扶贫产业,贫困户认购58户,项目已并网发电,其余移民搬迁户在大荆镇龙山认购,年户均增收3000元。四是户均养鸡30只。以“产业合作社+基础+农户”模式,投资17万元修建了占地3.5亩散养鸡场,成立了商洛市商州区绿源通康养殖专业合作社,为贫困户发放青年鸡、成年鸡3350只,户均增收1500元。五是户均3亩经济林。持续做好全村核桃1000余亩,板栗1500亩的科管工作,力争每户户均保持3亩以上经济林木,年产值达到90万元。在其他方面,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次,林业科管、食用菌培训2次,协助开拓劳务输出渠道等多种途径,促使外出打工人员680人,人均年收入1.5万元。
四.抓项目强基础,改善公共设施。区委组织部结对帮扶该村后,立足村情实际,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,争项目,筹资金,不断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一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。针对村无活动场的情况,协调资金55万元,修建了五间两层342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,配备了办公桌椅、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,解决了无办公场所的问题。二是村级文化广场建设。区委组织部与区教育局、文化局共同协商,为村修建占地2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共计投资68万元,目前广场基础设施已建好,正在筹备建设戏台,有效解决群众开展文化艺术、体育健身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。三是便民桥建设。为方便群众出行,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,修建便民桥三座,两座已经建成投入使用,另外一座正在进行招投标。四是饮水工程建设。争取区水务局人畜饮水工程,目前七、八组已实施,预计8月底前饮水工程全部俊工。五是危旧房改建项目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进行了摸底核查,确定了38户危房和120户旧房改造对象,现正在实施阶段。初步设想,通过后期的标准化卫生室、幼儿园、太阳能路灯、民居改造、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,把红旗村打造成三十里铺川道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五.抓教育强思想,激发脱贫动力。一是开展精神扶贫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组织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、“好公波”、“好媳妇”评选活动,开展道德文艺演出活动2次,脱贫攻坚纳凉晚会1次,“庆七一”表彰会1次,制作脱贫攻坚宣传标语30条,展版8个,刷写新型农民十要十不要横幅10条,教育引导贫困户牢固树立“脱贫不能等靠要,自力更生更重要”的思想,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。二是开展智力扶贫。聚焦教育扶贫,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结构状况,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阶段扶贫政策的宣传。为126户贫困户家庭建立教育扶贫台帐,实施跟踪服务,协助落实相关政策。三是开展就业扶贫。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,根据年龄、性别、从业经历等特点,组织劳务技能培训1次,提高其劳务技能和职业水平。尤其是针对香菇产业合作社、板栗核桃产业、加强专业技术指导,组织专题培训2次,提高整体专业技术,科管技术的能力。